晋文源·山西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数学考试卷试卷答案,我们周报网收集并整理关于晋文源·山西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数学考试卷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网站
晋文源·山西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数学考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作《行苇》诗者,言忠诚而笃厚也
言周家积世能为忠诚笃厚之行,其仁恩及于草木
以草木之微,尚加爱惜,况在于人,爱之必甚
”古人把《诗》作为经,引申出“仁,爱人以及物”的哲学命题,把仁者“爱人”推进到了爱自然,这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是巨大的
可是,这些丰富内涵在现代诗学中几乎是看不到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09月24日11版乔清举《论<诗经>“经”的意义》)材料二《诗经》是“诗”,是原始先民的古老歌谣集;而作为“经”,《诗经》更有着建构、传承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主流文化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意义
钱穆说:“故向来经学家言《诗》,往往忽略其文学性,而以文学家眼光治《诗》者,又多忽略其政治性
遂使《诗》学分道扬镳,各得其半,亦各失其半
”郑振铎把《诗经》注疏比作“重重叠叠的瓦砾”,认为必须扫除,而《毛诗序》“是一堆最沉重、最难以扫除,而又必须最先扫除的瓦砾”
不可否认,《毛诗序》《郑笺》以经学论《诗》,过于强调诗篇的政治性,的确压抑了诗歌的文学特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下,这样的解读方法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
《毛诗序》《郑笺》自觉担负起了传播儒家伦理、和谐人际关系、重建社会秩序的历史责任,将先秦儒家所崇尚、所宣传的礼乐教化贯穿于诗解之中,伴随着《诗》的传播而行使“化下”“刺上”的双重职能
《郑笺》偏重美刺、多有附会的解诗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偏离了诗歌本身的审美属性、表现内涵,如今看来也未免迁腐牵强;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郑笺》对《诗经》文本的这种“误读”“曲解”恰有其必然成因与重大意义,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特质、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3日11版边家珍、徐瑛子《作为“经”的<诗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现代诗学只关注了《诗经》“诗”的特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诗经》是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文明传统的典籍
B.《诗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源头之一
《大学》中“明明德”的思想就来源于《诗经》的大雅,这种思想几乎贯穿各个历史时期
C.把赋、比、兴仅仅看作某种修辞,有时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如果从“经”的把它当作反映人的存在方式的手法,就会更有韵味
D.古人能从《诗经》中引申出“仁,爱人以及物”的哲学命题,进而把仁者“爱人”推及爱自然,这些内涵在现代诗学中很难看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诗经》借助比喻、联想等文学手段,可以使人从美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善的理性认知,得到人格塑造
B.孔颖达评述《行苇》一诗时由“小”见“火”,认为如果对微小的草木都能加以爱惜,对于人就一定会更加仁爱
C.作为“经”而存在的《诗经》,超越了原始先民古老歌谣集的功用,对中国主流文化精神与意识形态有着建构意义
D.两则材料都对《诗经》及相关研究著作的内容有所引用,这既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也丰富了文章内容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开篇用下定义的方式,解说了什么是现代诗经学,随后指出了它存在的缺憾
高三语文第2页共8页
(3)某同学实验中多次改变摆线长度l,并计算相应的振动周期T,以T^2为纵轴,以为横轴作出T^2-l图像,如图乙所示,利用图像求解重力加速度.分析图线发现该实验方法中计算摆长时没有将摆球的半径计入,导致图线不经过原点.则在不计摆球半径的情况下计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将(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若该直线斜率为k,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乙